焦點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創始版首波熱賣,FOUNDERS EDITION顯示卡銷售紅不讓!
號外:「NVIDIA 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終於開賣了!」 搶在NVIDIA nDA解禁同時,台北光華商場的品牌廠顯示卡,華碩、技嘉與微星的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幾乎同時到貨!這時候,或許你會問,一張顯示卡,報價26,990元,幾乎跟一台電腦一樣貴,這會有人買嗎?這是一個好問題。答案令人震撼,不少玩家早已預付訂金,提前客訂的狀況超乎預期,很多玩家都搶著在第一波就入手這張新一代卡王。 此外,由於第一批到貨,供貨量不足,加上NVIDIA的鐵粉,玩家搶鮮的心態,很快就賣光光。目前,品牌廠顯示卡業者,正在積極補貨之中。 GeForce GTX 1080,取代GeForce GTX 980。GeForce GTX 108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15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655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5月27日。 GeForce GTX 1070,取代GeForce GTX 970。GeForce GTX 107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379元(折合台幣12,284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52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6月10日。 台北光華商場,則一如預期,台灣時間,2016年05月28日到貨。 初始報價,沒有意外,台灣價格,比起美國報價,貴上美金100元左右,約貴了台幣4000元,華碩、技嘉與微星的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也就是所謂的公版卡,統一價格;26,990元! 這次的NVIDIA 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一開始的銷售狀況就超乎預期。PCDIY!這邊,則針對首波入手玩家進行訪談,得到的結論是,NVIDIA的鐵粉,玩家並不覺得報價昂貴,反而覺得,GeForce GTX 1080效能表現優異,等同於前一個世代,GeForce GTX 980、980 Ti的兩倍效能,這樣的效能增益,玩家肯定NVIDIA的新卡王,進而把舊電腦升級,或者直接購買新電腦。 NVIDIA品牌顯示卡的話,台灣市場的話,總共可以分為ASUS(華碩)、GIGABYTE(技嘉)、MSI(微星)、EVGA(艾維克)、Galax(影馳),此外,也能看到Inno3D(映眾)、Leadtek(麗台)的蹤跡。不過,品牌廠顯示卡,先到貨的只有華碩、技嘉、微星! 華碩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80創始版,型號:ASUS GTX1080-8G,製造年月:2016年05月,產地:中國,最大的特色為登錄4年完美保固。 技嘉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80創始版,型號:GIGABYTE GV-N1080D5X-8GD-B,製造年月:105年05月,產地:台灣,最大的特色這張卡是在台灣生產包裝的,保固期為3年免費保固。 微星首波到貨的GeForce GTX 1080創始版,型號:MSI 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內部型號:912-V801-1291,製造年月:2016年05月,產地:中國大陸,最大的特色,除了可以使用0800微星客服專線,市話免費跟原廠聯繫,這張卡提供免費到府收送,全家超商代收服務,保固期為3年。 值得注意的,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之後,接著各大品牌廠顯示卡,也將會推出客製化電路板卡與強化散熱器版本的自製卡。 NVIDIA的鐵粉,超強的信仰,以及驚人的採購能力,不可思議的,台北光華商場這邊,以原價屋來看,台灣時間2016年05月28日(六)到貨,華碩第一批拿到的量比較少,技嘉第一批拿到的量比較多,微星第一批拿到的量則更多。到貨第一天,華碩、技嘉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就賣光了,而且,幾乎都是,接著是到貨第二天,就連微星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也賣到快要沒貨。這次可以說,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首波熱賣,銷售紅不讓! 然而,為什麼報價高達26,990元的高階顯示卡,第一波銷售,玩家早已預付訂金,提前客訂的狀況,能有這樣的銷售佳績,這除了歸功NVIDIA的鐵粉,信仰最為堅定,口袋也深不可測。可以說,有錢就是任性呀!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記憶體再跳水,金士頓DDR4-2133 16GB單條報價1560元!
號外:「記憶體又跳水了!!!」 玩家們,比較關心的大容量記憶體,價格終於又下滑了。前陣子,DDR4-2133 16GB的話,先是金士頓下殺1,799元,後來美光下殺1,699元,從此,大容量記憶體就出現了殺不停的狀況。這次記憶體再跳水,金士頓DDR4-2133 16GB,未稅價殺到了1,560元! 這次,會出現這樣,記憶體一直下跌的狀況。背後,主要的原因,則是PC需求積弱不振,2016年以來,不僅品牌電腦出貨量,持續下跌,就連DIY市場,升級舊電腦,以及購買新電腦,整個情況,也不樂觀。需求與供給無法平衡之下,價格就持續往下跌。 最新記憶體市場行情,金士頓的Kingston ValueRam DDR4-2133 16GB記憶體(KVR21N15D8/16),京典國際單條報價1,560元。一樣的東西,金士頓的Kingston ValueRam DDR4-2133 16GB記憶體(KVR21N15D8/16),原價屋單條報價1,690元。 上次才教大家,記憶體市場行情,要看「金士頓指數」。這個「金士頓指數」漲的話,表示記憶體要漲價了,「金士頓指數」跌的話,表示記憶體要跌價了。問題是,「金士頓指數」一直跌不停,這下真的不知道,會跌到什麼地方才會停。可以確定的,記憶體的話,跳水沒有底限,越晚買越便宜!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實測開箱,MLC SSD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最近,固態硬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原本各家品牌固態硬碟業者,大家只是在拼速度,比說誰才是真正的最強,但2.5吋SATA 6Gb/s機種,畢竟存在速度的極限,已經無法再更快了。更強的企業級固態硬碟,才有的斷電保護功能,雖然下放消費級固態硬碟市場,原本立意良好,但成本實在太高,玩家級市場最後也跑不動。後來,戰火延伸到保固戰,先是消費級固態硬碟3年保固,玩家級、企業級固態硬碟5年保固,最終爆衝到10年保固。然而,隨著Flash廠產能更改,TLC Flash以成大宗,導致TLC SSD成為新主流,這樣的狀況,也讓MLC SSD越來越夯,由於物以稀為貴,價格不跌反升。這次,我們就來瞧瞧「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 」的實測開箱吧! 值得注意的是,要拼價格,首先就要看成本,固態硬碟的關鍵零組件,主要有快閃記憶體,以及控制器。其中,攸關價格最重要的,MLC Flash快閃記憶體,以目前的製程、良率來說,已經下殺到了一個極限值,除非用等級比較差的版本,否則價格下不來,等於是,MLC SSD的價格,已經瀕臨最低點。Flash廠產能更改,導致MLC Flash快閃記憶體產能減少,嚴重吃緊,全面切入更便宜的TLC Flash快閃記憶體,導致TLC SSD的時代來臨。 再來,原本主流的美系控制器,由於價格較高,加上不支援TLC Flash,導致各大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全面切入台系控制器,這也引發了新一波的固態硬碟世界大戰。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 ,則就是採用了台系群聯電子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搭配MLC Flash快閃記憶體,是顆真正的MLC SSD,不僅擁有優異的效能,價格上也很犀利。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算是繼HyperX、HyperX 3K與HyperX FURY系列之後,金士頓HyperX玩家級系列固態硬碟的最新力作,為比較耐寫的MLC SSD。金士頓在固態硬碟市場,投注了相當多的資源,總共銷售有消費者、商務型、企業,與系統製造商產品線,這次要介紹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則是隸屬於消費者系列,屬於目前2.5吋標準型固態硬碟,裡面現階段的最高檔機種。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正式發表出貨,開始是在2015年04月份左右,這款固態硬碟,可以說,已經通過了全球玩家的考驗,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聽過有什麼災情,算是顆經過市場嚴格的考驗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業者:金士頓 Kingston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HyperX Savage 固態硬碟類型:M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2.5吋SATA 6Gb/s 固態硬碟容量:120GB,240GB,480GB,960GB 固態硬碟控制器:Phison PS3110-S10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Kingston MLC Flash客製版(應為TOSHIBA 20nm MLC Flash) 固態硬碟保固期:3年保固 可壓縮: 12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24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48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 960GB→ 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530MB/Sec 不可壓縮: 12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350MB/Sec 24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48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960GB→ 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490MB/Sec 120GB→ TBW:113TB,DWPD:0.89。 240GB→ TBW:306TB,DWPD:1.19 480GB→ TBW:416TB,DWPD:0.81 960GB→ TBW:681TB,DWPD:0.66。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與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同時間還有上市的,還有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兩者新款固態硬碟,都是用了台系群聯電子的控制器,唯一不同的是,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用的是比較高檔的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用的則是比較低檔的PHISON PS3108-S8控制器,而上一代的Kingston HyperX FURY系列,與Kingston SSDNow V300系列,用的則是LSI客製化的SandForce SF-2281控制器,控制器打上了Kingston字樣。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SandForce被LSI併購之後,接著,LSI又被Avago併購,後來,Seagate又併購了LSI旗下的快閃記憶體事業,最後,Seagate一方面不肯降價賣晶片,二方面新的控制器晶片又難產,加上市場傳聞Seagate將棄守固態硬碟控制器市場,導致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紛紛捨棄了SandForce固態硬碟機方案,改採了價格更實惠,效能與穩定度也有一定水準,C/P值更高的台系解決方案。金士頓的新一代固態硬碟,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與Kingston SSDNow V310系列,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在最重要的主控方面,捨棄了美系SandForce系列控制器,改用了台系PHISON系列控制器,HyperX Savage SSD的話,使用的是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這顆台系控制器,為2014年開發出來的SATA 6Gb/s控制器,由時間算起來,可是經過了2年的淬鍊,穩定度與可靠度,都已經通過了市場的考驗,最重要的韌體部分,也已經發展非常成熟。 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採用了ARM四核心,速度更快,快取記憶體支援DDR3與DDR3L,最大容量到2TB,也支援TLC Flash,並升級到120bit/2KB ECC,就連快取記憶體也提昇支援2Gb、4Gb與8Gb,介面也升級到支援SATA 3.2,讀寫速度可達:550MB/Sec,寫入速度可達:530MB/Sec。 這次拿到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採用Kingston客製化MLC Flash,上面共有8顆16GB容量的Kingston FT64G08UCT1-AE快閃記憶體,為標準型MLC SSD。上回測試的 ,則是使用了TOSHIBA MLC Flash,上面共有8顆128GB容量的TOSHIBA TH58TFT0DFKBA8J快閃記憶體。 由此可見,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在快閃記憶體的使用上,至少有兩種不同的組合。至於,金士頓官方網站,也沒有把快閃記憶體的規格說死,只有提出了3年產品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它的讀寫效能算是非常優異。從金士頓官方產品規格文件,可以看到基準效能,分為可壓縮資料傳輸,以及不可壓縮資料傳輸,從來沒看過一家品牌固態硬碟業者,如此的老實,不是只列出用ATTO Benchmark所測試出來的可壓縮資料傳輸,這是比較好看的數據,金士頓把用什麼測試軟體得到的數據,一五一十直接告訴消費者,這點真的要給予很高的肯定。 120GB版本,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360MB/Sec,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350MB/Sec。240GB、480GB、960版本,可壓縮資料傳輸,都是讀取速度:560MB/Sec,寫入速度:530MB/Sec。24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48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960GB,不可壓縮資料傳輸,讀取速度:520MB/Sec,寫入速度490MB/Sec。整體來說,讀寫速度表現優異。 消費級固態硬碟,目前雖然都是以3年保為主,金士頓的消費者產品線固態硬碟,也是如此。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120GB~960GB版本,都是3年產品保固與免費技術支援。值得注意的地方,新款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居然比舊款Kingston HyperX FURY SSD,耐用度相較於前一代沒那麼好,推測應該是台系控制器,能力並沒有那麼強,加上新製程的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也沒有以前舊製程的快閃記憶體那麼長。 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它一樣分成僅固態硬碟包裝與升級套裝組合。僅固態硬碟包裝,12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120G, 24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240G,48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480G,960GB版本型號為:SHSS37A/960G,裡有只有「2.5" 固態硬碟、3.5" 托架和固定螺絲、硬碟複製軟體下載序號與7mm-9.5mm 轉接架」。 升級套裝組合,12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120G,24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240G,48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480G,960GB版本型號為:SHSS3B7A/960G,,立面則有「2.5" 固態硬碟、2.5" USB 3.0 外殼、3.5" 托架和固定螺絲、SATA 資料線、硬碟複製軟體下載序號、多功能螺絲起子與7mm-9.5mm 轉接架」。 我們這次拿到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為完整配件的「升級套裝組合」,其型號為SHSS3B7A/120G,裡面的固態硬碟型號為SHSS37A/120G,Windows 7 SP1 x64格式化後容量為111.79GB(112GB),市場上目前買到的韌體版本為SAFM00.r,根據金士頓官方網站,最新的下載級驅動程式,顯示「沒有適用於此產品的下載或驅動程式」,目前並沒有新的韌體。 這邊使用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與SSD-Z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KINGSTON SHSS37A120G 120.0 GB。韌體版本為SAFM00.r,傳輸模式SATA/600,緩衝區大小為6076 KB,有支援TRIM,不過,並沒有顯示支援DevSleep,也沒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NAND累計寫入資訊,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則有提供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SAFM00.r,偵測出來的平均速度為953MB/s。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格式化後的空間為111.79GB。 在SSD-Z的檢測裡,顯示可使用容量為111.79GB,預留空間為1.5MB。 這邊使用7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62.8MB/Sec,寫入速度:362.7MB/Sec。在0Fill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62.9MB/Sec,寫入速度:363.2MB/Sec。整體來說,以128GB SSD來看,讀寫速度非常快。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351.3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308.8MB/Sec。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還算亮眼。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345.62,效能表現得到的分數真的很高。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00.69MB/Sec,寫入速度:338.26MB/Sec,總分達到了1153分。Compression-Benchmark表現,整個讀寫曲線變化還算平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59.984MB/Sec,寫入速度:363.149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562.168MB/Sec,寫入速度為362.138MB/Sec。 現在,要買SSD的話,市場主流已經轉到了TLC SSD,比較耐寫的MLC SSD已經很少。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的話,是目前市場上,少數還有量供貨的MLC SSD,算是不錯的選擇,台北光華商場,市場行情的話,120GB報價:1,499元,240GB報價:2,880元,480GB報價:4,789元。 這次,PCDIY!實測開箱了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 120GB之後,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台系控制器群聯電子已經獲得了金士頓的肯定,尤其是這款採用PHISON PS3110-S10控制器的Kingston HyperX Savage SSD系列,自從2015年04月份出貨之後,不少玩家買回去用,反應都還不錯,至今沒有出什麼大問題。當然,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自然就有妖獸級的身價,比起一些入門款來說,價格還是偏高,不過,相對的,可以得到更優異的效能,爽度也更高。 整體來說,這是MLC SSD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廠商名稱: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666-200 網站: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研發代號Win7 SP2》 最新的微軟Windows 7更新懶人包推出,系統更新一次搞定!
號外:「研發代號Windows 7 SP2,Microsoft官方正式版終於出來了!!!」 不過,這個研發代號Service Pack 2(Win7 SP2),正式版本釋出卻不叫「Windows 7 SP2」。 居然是叫做KB3125574的「Windows 7 SP1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 的便利性彙總套件更新」 (俗稱:Win7更新懶人包、Windows 7更新懶人包)。 哈哈哈哈!玩家爽歪了,現在開始,重灌Win7不用再用Windows Update到天明了!!! 相信還在堅守使用Windows 7的使用者應該不少吧?Windows 7明明用得好好的,雖說Windows 10提供免費升級,還忍受了將近一年Windows 10免費升級通知的疲勞轟炸之後,還能不改初衷的Windows 7使用者,也算是對微軟產品夠忠誠的客戶了!只是Windows 7其實也算是2009年的產物,距離今天已有7年的光景,系統更新了不曉得幾百次,才能將系統安全漏洞補足… 微軟自2015/7/29便提供Windows 7使用者免費升級到Windows 10的服務,鼓勵現今Windows 7的「釘子戶」們趕緊拆遷,以便改建成Windows 10的「全新豪宅」。但是仍有不少Windows 7釘子戶們認為用得好好的,何必拆遷呢?雖然系統架構老舊、安全性堪慮,但微軟還是一直提供「補釘」來為用戶們補強啊… 也許微軟終於為了「感謝」這些Windows 7的死忠用戶,於2016/5/18推出了KB3125574的「Windows 7 SP1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 的便利性彙總套件更新」 (以下簡稱Win7更新懶人包),這個懶人包集結了自2011年Windows 7 SP1推出之後到2016年4月間的所有更新,讓你一次將老舊的釘子「一次磨亮」! 這個更新包並不叫做SP2 (Service Pack 2),而是叫做「便利性彙總套件更新」,俗稱更新懶人包。這個更新懶人包對於想要重灌Windows 7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非常方便,不需要再慢慢去下載更新檔與執行Windows Update等他慢慢更新到天明,只要下載並執行這個KB3125574的更新懶人包,就能一次更新完成,對於電腦服務商、公司內部IT管理者來說,也能減少安裝新電腦或部署多台機器時所需要的時間與精力。 根據微軟這次中,表示要取得此方便彙總套件,是無法透過系統內建的Windows Update來取得的。還有要使用這個懶人包的先決條件是,您的Windows 7必須先安裝過SP1的更新才行。此外,硬碟容量需要有4GB以上,才能順利進行更新。 由於Windows Update Catalog網站 (還有政府的報稅網站),都必須要使用IE (Internet Explorer)才行,因此若您不小心把IE刪除掉了,記得先將IE還原再繼續。以下就是這次微軟推出的升級懶人包的各種說明文件與下載資源: Windows 7 SP1(含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便利升級匯總套件 Windows 7 SP1(含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1)便利升級匯總套件(KB3125574) 下載網址: 若您的Windows 7還是最原始版本(2009年版本),還沒安裝Service Pack 1 (SP1版本,2011年版本)的話,請趕快優先安裝以下的Windows 7 SP1更新包(KB976932): Windows 7 SP1 32位元更新包(windows6.1-KB976932-X86.exe),537.8MB, Windows 7 SP1 64位元更新包(windows6.1-KB976932-X64.exe),903.2MB, [更新#1] 此外,若您的電腦還沒有安裝的話,也請記得到下列網址資源來更新: 1. 2. 到以下的網址,下載對應您Windows版本的升級包(可不用IE): a. b. c. d. 透過上述兩個檢查步驟,確定您的電腦已是從「Windows 7初版」升級到「SP1 (KB976932)」,且已經有安裝「服務堆疊更新(KB3020369)」,就可以安裝這次的「便利性彙總套件更新(KB3125574)」。 以下就透過實際安裝,來說明如何順利取得這個升級懶人包,以及下載後的執行狀況。 下載Win7更新懶人包之後,只要找到下載的資料夾,點選那個.msu檔案,即可一次安裝所有更新了! 其實早在Windows XP時代,微軟就定期會推出這類升級懶人包,並透過Windows Update來更新,或者使用者可以去Windows Update Catalog去下載離線版的升級懶人包。這次的Windows 7升級懶人包,對微軟來說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微軟表示,未來會一個月推出一次非安全性的更新懶人包,包含Windows 7 SP1與Windows 8.1等作業系統也在支援的行列,直到該產品周期結束為止 (,因此Windows 7還不會在短期內退休。) 至於重大更新部份,也就是涉及到系統安全性的更新包部份,微軟則是會隨時公布,除了透過Microsoft Update Catalog取得之外,Windows Update也會自動更新。由於目前Microsoft Update Catalog仍需倚靠IE + ActiveX來運作,對於即將在2016年夏季將ActiveX功能去除的微軟來說,他們會將Microsoft Update Catalog改成可以支援其他的瀏覽器,以便讓Chrome、Firefox這類瀏覽器也能下載更新懶人包,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PCDIY!電競高峰會 – 網咖4.0,電競網咖成功再造 →2016/05/25活動展開預告!【已結束】
隨著全球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子競技運動也越來越熱門。同時,我們台灣的選手,也不負國人的期待,屢次在國際性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迎戰歐美,追趕中國,打敗韓國。代表台灣,贏得世界冠軍。台灣設計的電競產品,從鍵盤、滑鼠、螢幕、顯示卡到主機板,行銷全世界,獲得全球玩家採用,讓台灣在全球發光發熱! 台灣電競選手的搖籃,則是網咖。不過,台灣的網咖,長期被污名化。被政府視為八大行業,或第九大行業看待。反觀對岸中國大陸,卻是極力支持電競運動,在蓬勃發展之下,電競網咖林立,超大複合型網咖也不少,就連做網咖系統的順網科技,都能上市櫃,登陸深圳股票交易所,還發展出了最新的VR網咖。台灣網咖從最興盛時期的八千多家,到目前,台灣本島加離島,正規網咖只剩下不到八百家。台灣網咖產業,需要團結,順著電競產業的火熱,再創新的高峰! PCDIY!電競聯盟,選擇於2016/05/25(三)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辦「PCDIY!網咖高峰會」,提出「網咖4.0,電競網咖成功再造」議題,將以站在網咖經營者的角度,來剖析當今電競級網咖的必備條件,網咖成功案例分享,以及未來網咖的新趨勢。 PCDIY!創刊於1996年12月,PCDIY!電腦硬派月刊平面雜誌開始發行,同時成立了PCDIY!官網,後來又從平面時代,進入了網路時代,PCDIY! online也跟著成長茁壯,接著進入了社群時代,PCDIY!粉絲團成立。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PCDIY!感謝讀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讓我們可以持續成長、茁壯,並且從平面時代,邁向網路時代,以及社群時代。看過了這麼多的產業變遷、世代交替,也看到了無數的機會與挑戰。 PCDIY!電競聯盟結合了台灣網咖產業、台灣電競產業與PCDIY! online媒體,成功整合網咖生態系與電競生態系,集合了網咖業者、網咖系統業者與網咖經銷通路,並整合了國內軟硬體業者的資源。PCDIY!網咖高峰會,則是PCDIY!電競聯盟成立後的第一個專案,不僅是個B2B的活動,還是個B2Boss的活動,採用現場論壇類型方式進行。活動現場匯集產官學,未來將邀請政府人士參與,有PCDIY! online的產業及市場研究成果發表,有PCDIY!電競聯盟會員的成功案例與實務經驗發表,還有PCDIY!電競聯盟產業夥伴的電競與網咖市場策略與產品發表。PCDIY!電競聯盟,也將提出新的聯盟計畫,推展台灣電競產業與網咖產業,往下一個目標邁進! PCDIY!電競聯盟,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則是協助台灣網咖產業的升級,目的是為了讓台灣網咖再興,為這個台灣電競選手的搖籃,挹注新的動能。除了號招產業界支援,並與網咖界上中下遊來合作,舉辦「PCDIY!網咖高峰會」,邀請台灣網咖界的頭家,來共襄盛舉! PCDIY!電競聯盟,選擇於2016/05/25(三)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辦「PCDIY!網咖高峰會」,提出「網咖4.0,電競網咖成功再造」議題,將以站在網咖經營者的角度,來剖析當今電競級網咖的必備條件,網咖成功案例分享,以及未來網咖的新趨勢。同時,PCDIY!也邀請網咖頭家,一同來加入PCDIY!電競聯盟,透過產業界整合,資源的彼此分享,共同的通力合作,來促進電競產業的發展,一起推廣台灣電競運動,與優質網咖成功再造! 「PCDIY!網咖高峰會 – 網咖4.0,電競網咖成功再造」,將以電競與VR為主題,講授2016年電競專用的電腦主機、VR與相關電競周邊大趨勢。同時,提出PCDIY!優質網咖計畫,由第三方的媒體,來協助評鑑,認證優質網咖,並協助店鋪行銷,強化品牌的建立,以及形象的推展,進而電競網咖成功經營。 現場,提供實機展示,最新網咖專用電競桌機。英特爾Intel第6代Core處理器,華碩ASUS遊戲專用主機板、顯示卡、顯示器,以及各式電競周邊,也提供HTC Viiv虛擬實境實機體驗。 由於電競級網咖,需要較高硬體需求,加上當今不少有電子競技運動,都紛紛選擇網咖做為比賽場地。因此,網咖經營者如何有效規劃出高效能的電競級電腦,以及提供舒適的場地環境,透過完善的管理,讓玩家與比賽選手能流暢且穩定的執行各式3D遊戲,提升消費者完美的遊戲體驗,已成為新世代網咖必備條件。 此外,隨著2016年開始進入VR(虛擬實境)元年,據統計到2020年全球VR市場產值將達到700億美元,而目前為止能使用VR的PC僅佔所有PC不到0.1%!VR對於消費者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消費者對於VR都有想要嚐鮮的需求,然能提供VR體驗的場地少之又少,商家通常也只能提供短暫試玩,無法體驗到完整的VR樂趣。也因此,能提供VR的複合式電競網咖,將成為消費者寄望能完整體驗到VR的優勝美地。 PCDIY!電競聯盟,現場將邀請到知名網咖業者,知名網咖系統業者,透過現身說法分享當今電競網咖最新趨勢與成功案例,同時分享如何吸引高人氣秘訣,提昇網咖的價值,拉升時數的單價,也包括了最新的軟硬體全自動管理,讓網咖經營者們能夠吸收到最新經營策略。 此外,本活動也邀請了國內各知名的電腦硬體廠商,介紹當今最新電競配備與VR相關的最新電腦硬體產品,以及未來市場新趨勢。讓與會者能夠獲得最新電腦硬體市場發展與產品訊息,以建構自己最佳的電競級網咖! 活動名稱:PCDIY!網咖高峰會 – 網咖4.0,電競網咖成功再造 活動日期:2016年05月25日(三) 活動時間:PM13:00起 開始入場 活動地點:台北喜來登大飯店 B2F 福廳 報名資格:網咖相關業者(網咖店家業者、網咖系統業者、網咖經銷通路),以及台灣電競產業供應商及相關業者 報名人員: (1)網咖店家業者(網咖經營者、店長、採購人員) (2)網咖系統業者(網咖選單業者、櫃控系統業者、收銀系統業者) (3)網咖經銷通路(經銷台灣地區網咖電腦軟硬體,網咖二手電腦配備) (4)台灣電競產業供應商及相關業者(需先經線上報名,或直接電洽 PCDIY!電競聯盟 活動小組) ※由於活動場地有限,需先經過線上報名,經主辦單位確認並通知,方能參與現場活動及摸彩抽獎! ※未完成報名手續者,主辦單位有權拒絕入場。 欲參與本活動者,請確認當天能夠親自到場出席 並利用Google表單來留下您的資料,我們將與您聯絡。或電洽PCDIY!電競聯盟 活動小組 報名方式:自行手動報名 or 電話報名 官方活動報名: 聯絡人:任秘書 聯絡電話: (02)2731-7078分機50 聯絡手機:0988-637-592 聯絡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2:00 / 13:30~18:00)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2號 (台北喜來登大飯店 B2福廳 (捷運善導寺站2號出口) PCDIY!電競聯盟 Intel - 美商英特爾亞太科技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想知道台灣網咖產業的最新情報嗎?想瞭解台灣電競產業的最新資訊嗎?想得知全球電競產業的發展嗎?你可以到PCDIY!電競聯盟 官網專頁,來看看最新的台灣網咖產業、台灣電競產業與全球電競產業的發展資訊! PCDIY!電競聯盟官網專頁: →更多的【PCDIY!電競聯盟】: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
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實測開箱,高效能固態硬碟中的頂尖之作!
現在要讓電腦跑更快速,開關機時間更快,程式開啟時間更短,減少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運行延遲,不管是桌機、筆電、工作站或伺服器,清一色都全面引進固態硬碟。首先是標準化的SATA、SAS介面成主流,SATA 6Gb/s介面固態硬碟成市場大宗,接著出現SAS 6Gb/s、SAS 12Gb/s介面固態硬碟,再來,更高速的PCIe介面固態硬碟也大量出現,原本筆電使用的mSATA介面固態硬碟,後續也有更快速的M.2介面固態硬碟出現。為了讓固態硬碟跑更快,傳統AHCI已經不敷使用,因而出現了更先進的NVMe,強化了PCIe SSD的性能表現。而現在,可以確定的,要讓桌機、工作站、伺服器發揮極致效能,傳統的SATA 6Gb/s介面固態硬碟已經不夠力了,即便可以使用更多的SSD,以RAID 0、10、5磁碟陣列方式來提昇表現,但這樣土法煉鋼的方式,還需要磁碟陣列功能,或額外加裝磁碟陣列卡來搭配。更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購買PCIe SSD。 PCIe SSD,除了安裝、設定更簡單之外,提供了更快速存取性能,更多的IOPS,而且原廠已經做過穩定性、相容性測試,並且提供保固服務,不用擔心土炮方式不穩,或者後續有問題要解決。當然,若要選擇進入PCIe SSD的世界,就絕對不能錯過,效能表現優異,穩定度極高,售後服務又相當完善的PLEXTOR解決方案。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的戰鬥力吧! PCIe SSD,除了價位比較高,效能破表的工作站級、旗艦級PCIe SSD款式外,事實上,也有所謂的入門級PCIe SSD款式。簡單來說,市場上販售的工作站級、旗艦級PCIe SSD,全都是客製化卡板設計,唯有重新的電路設計,才有辦法做出極致效能的表現,優點就是速度超快,缺點,就是價格昂貴;入門級PCIe SSD,清一色則是採用了M.2 SSD,搭配PCIe的M.2 SSD轉接卡,透過轉接而成,優點,是切入M.2 SSD的成本比較低,售價也可以比較低,而且,一個M.2 SSD,只要搭配PCIe的M.2 SSD轉接卡,就可以做成M.2介面與PCIe介面來賣,也由於價格比較便宜,所以市場接受度會比較高,缺點,由於切入M.2 SSD的技術門檻底較低,而且,由於很多廠商都有做,不少是跟同行買現成的產品轉賣,所以,入門級PCIe SSD的競爭,肯定會非常激烈。 PLEXTOR是很早切進PCIe SSD的業者,早在2014年初就發表這樣入門級PCIe SSD,命名為PLEXTOR M6e PCIe SSD,而且是M.2 SSD與PCIe SSD雙介面版本同時發表,到了2015年初發表了加強版的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兩者主要是外觀上的差別,使用的控制器與快閃記憶體,並沒有做大幅度的改變,存取速度也沒有差別,就連保固期也一樣為五年保固。 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也簡稱為M6e Black PCIe SSD,或稱為M6e BE PCIe SSD,目前共推出有128GB(PX-128M6e-BK)、256GB(PX-256M6e-BK)與512GB(PX-512M6e-BK)版本。這是一款入門型PCIe SSD,使用了MLC Flash,是一款標準的MLC PCIe SSD,內部採用的是M.2 SSD,搭配PCIe的M.2 SSD轉接卡,透過轉接而成。 舊版PLEXTOR M6e PCIe SSD,與新版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兩者控制器一樣是採用Marvell 88SS9183,快閃記憶體一樣採用了TOSHIBA同步Toggle MLC Flash,差別則是新版加入了玩家所稱的酷炫盔甲外殼,加入了一體成形的散熱鰭片,實質上可提昇散熱的性能,確保在極端環境之下,高度複雜運算也能正常運作,滿足了玩家對於提昇散熱的要求,以及美型外觀的設計。存取效能上,新舊版的速度是一樣的,128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335MB/Sec)、256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580MB/Sec)、512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625MB/Sec),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新版的電源功耗比較低,用電更省。 在介面上,採用了PCIe 2.0 x2的電路設計,可對應於PCIe 2.0、3.0介面,安裝於PCIe x2、x4、x8與x16擴充槽。而為了達到優異的性能,用料上面非常紮實,控制器選用高效能的Marvell 88SS9183,快閃記憶體選用了品質優異的TOSHIBA同步Toggle MLC Flash,就連最重要的韌體Firmware,也不假手他人,乃是由自家工程師來進行研發,這樣完全自主研發,才能確保可靠度、穩定度,最終並自行研發出PlexTurbo智慧快取技術,可藉由系統記憶體來加速固態硬碟存取速度。 與別家PCIe SSD不同的地方,PLEXTOR的確是比較貼心的業者,這可以從Dual BIOS設計,加入OROM(Option ROM),率先同時支援Windows 7以前的Legacy BIOS,以及Windows 8以後的UEFI BIOS,可以同時支援新舊作業系統來看出。以往,採用PCIe架構的M.2 SSD、PCIe SSD或SATA Express SSD,不少舊版的PCIe SSD只支援Legacy BIOS,這就無法支援UEFI BIOS的Fast Boot,不少新版的M.2 SSD、PCIe SSD或SATA Express SSD只支援UEFI BIOS,這是因為直接省略了OROM(Option ROM)。 少了OROM(Option ROM),會造成什麼問題呢?以先前紅不讓第一款PCIe 2.0 x4的SAMSUNG XP941 SSD來說,就只支援UEFI BIOS,內部也沒有OROM(Option ROM),所以,Windows 7以前的作業系統,完全無法辨識使用,必須使用Windows 8以後的作業系統才行。即便後來當紅第一款PCIe 3.0 x4電路的SAMSUNG XP951 SSD,它也分成AHCI版本與NVMe版本,可以說,挑選PCIe SSD可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最新發售,PCIe 3.0 x4電路的SAMSUNG SSD 950 PRO,已經只有NMVe版本。剛發表的,地表最快PCIe 3.0 x4電路的SAMSUNG XP961 SSD,也是只有NVMe版本了。 PLEXTOR的Dual BIOS設計,就完全沒有這個問題,除了導入了AHCI的支援,完全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就可以直接以Windows內建AHCI驅動程式安裝作業系統,而且內建OROM(Option ROM),同時對應Legacy BIOS以及UEFI BIOS,UEFI BIOS模式下,也能完全對應Fast Boot,能讓使用PCIe SSD的開機速度跑到最快,除了安裝特殊的硬體情況之外,UEFI BIOS模式下,冷開機時間可以在10秒內完成。 PLEXTOR對於品質的要求,非常嚴苛,不是採用抽檢的方式,而是出貨新品全檢的方式,這是對於品質有嚴格要求的廠商,才會做的品管方式,這樣的作法,除了可以確保消費者拿到的新品,避免出現新品不良的狀況發生,也能讓可靠度達到一定的水準。PLEXTOR目前使用的燒機過程,包含了48小時持續讀寫測試、4000次睡眠與休眠測試、250次冷暖開機測試,經過這樣嚴苛的燒機之後,更能確保新品零故障的情形。 PLEXTOR在售後服務上,做的是相當完善,依照不同型號的固態硬碟,可分為3年保固與5年保固,PCIe SSD為5年保固。PLEXTOR SSD用戶申請維修,則可以透過PLEXTOR官網申請,若夠過原購買經銷商申請,除了人為損壞及非正品無法享有保固服務之外,PLEXTOR提供了到府收送的售後服務,而且全程免運費,相當體貼愛用者。 我們這次拿到的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系列512GB,其型號為PX-512M6e-BK,格式化後容量為476.9GB,市場上買到的韌體版本為1.05,今年初以前並沒有做更新,目前市售版本的韌體就是最新版。附帶一提,新版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與舊版PLEXTOR M6e PCIe SSD,最新版韌體一樣都是1.05。 這邊使用4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SSD-Z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PLEXTOR PX-AG512M6e 512.1 GB。韌體版本為1.05,傳輸模式SATA/600,這應該是偵測錯誤,實際為PCIe模式,有支援TRIM,不過,並沒有支援DevSleep,只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有提供資訊,並沒有提供NAND累計寫入資訊,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也有提供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1.05,偵測出來的平均速度為1356MB/s。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格式化後的空間為476.93GB。 SSD-Z的檢測結果,是比較專業的,不過,這邊並無法檢測出控制器與NAND資訊,Benchmark選單測試結果,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這邊使用7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與SSD-Z,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720.1MB/Sec,寫入速度:603.8MB/Sec。測試結果,讀寫效能與官方標示規格差不多,表現還不錯。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804.3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634.3MB/Sec。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還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707.57,效能表現非常強悍。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675.09MB/Sec,寫入速度:643.58MB/Sec,總分達到了1202分。Compression-Benchmark表現,整個讀寫曲線變化,可以看出讀寫效能保持非常平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734.126MB/Sec,寫入速度:618.276MB/Sec。 這個測試,除了可以看出512B Sequential Read、4K Sequential Read、128K Sequential Read、4K Random Read與Random Access Time表現之外,還能由曲線來看出Transfer、Access的數據。 這邊來看看台北光華商場最新市場行情,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的話,256GB報價3,490元(PX-256M6e-BK),512GB報價10,690元(PX-512M6e-BK),雖然,速度還不夠快,但反應在價格上面,賣得就是比較便宜。因此,目前,若要購買入門級PCIe SSD,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算是物超所值的選擇。 現在要買PCIe SSD的話,的確有很多的選擇,不過,普遍來說,效能很強的,價格都很嚇人,魔鬼的臉龐,腰瘦的身材,所要付出的代價,都非常的可觀。然而,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的話,則是提供了比傳統SATA 6Gb/s介面SSD,還要更優異的效能,128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335MB/Sec)、256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580MB/Sec)、512GB(讀取速度:770MB/Sec,寫入速度625MB/Sec),且由於定位是屬於入門型PCIe SSD,價格則是走比較親民的路線,可以說是高貴不貴,讓玩家都可以輕鬆入手,而且,提供了完整的五年保固,又擁有免費到府收送,可說是物超所值的PCIe SSD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PCIe SSD,早期的版本,都不支援UEFI 的Fast Boot,新的版本,有的只有支援UEFI BIOS,這張則引進了Dual BIOS,Windows 7以前的Legacy BIOS,以及Windows 8以後的UEFI BIOS,全都能直接對應,而且可以使用AHCI模式來安裝,完全不用驅動程式,而且以PCIe 2.0 x2的電路設計,市售的新主機板,以前舊款主機板,只要有PCIe x2、x4、x8、x16插槽,或者直接安裝到PCIe 3.0 x16插槽,都可以完全對應,很少會出現相容性的問題,安裝相當簡單,相容性也非常好 這次,實測開箱了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之後,讓我們可以知道,不用再屈就於SATA 6Gb/s介面SSD的效能,而且,不用動輒花上一兩萬塊,只要多一點點預算,就能升級PCIe SSD。而且,新版PLEXTOR M6e Black Edition PCIe SSD是舊版PLEXTOR M6e PCIe SSD的加強版,上市至今也已經有1年多的時間,銷售狀況一直不錯,也沒有傳出災情,通過了市場上消費者的使用考驗,加上效能表現不俗,價格還在能接受的範圍,無疑是高效能固態硬碟中的頂尖之作,玩家與專業用戶發揮電腦極致效能的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 →更多的【PCDIY! HDD】: →更多的【PCDIY!行動儲存】:
-
華碩ASUS VivoMini VC65R-64T5ATA實測開箱,Intel Core i5-6400T迷你電腦重裝上陣!
號外:「迷你電腦改朝換代!」 隨著第6代Intel Core處理器(代號為Skylake)的發表,市面上的迷你電腦也跟著升級。在小小的便當盒體積中,搭載了最新的天胡處理器,具備了Skylake強勁的運算性能,並賦予了4K等級影音新體驗! 華碩的VivoMini PC系列,採用類似便當盒的設計,整機採用鐵灰色造型,上蓋有ASUS的Logo,並採用同心圓設計,頗為耀眼,主機可直擺或橫擺,亦可使用VESA 壁掛套件來掛在螢幕背後以節省桌面空間。 ASUS VivoMini VC65R-64T5ATA,則是一款採用Intel Core i5-6400T處理器的迷你電腦。配備了DDR3L-1600 4GB記憶體、2.5吋5400轉1TB硬碟,與Windows 10作業系統,屬於完整配備的品牌套裝迷你電腦。 這款型號為VC65R-64T5ATA的機器,是以整機販售(非準系統),出廠時已配置Hitachi 1TB SATA 6Gbps 5400RPM硬碟,並預載Windows 10與各式華碩的好用軟體(以辦公室應用為主),且配置4GB DDR3L 1600記憶體1支。處理器採用Intel Core i5-6400T,通訊晶片則搭配Intel 7265無線網卡,提供雙頻Wi-Fi ac與藍牙4.0的連接能力,以及另配置Gigabit有線網路。 在周邊接孔部份,共提供了6組USB 3.0埠、SDXC讀卡機,至於視訊輸出埠則支援HDMI與DisplayPort。針對傳統周邊也不放過,像是D-Sub與COM Port也都一應俱全,讓公司行號的舊螢幕、周邊也能在此電腦上使用。 華碩VivoMini VC65R出廠時,其硬碟裡已預載了Windows 10家用版,並預裝 多種華碩專屬軟體。像是ASUS Business Manager,就是全面化的商用電腦管理工具,提供各種系統設定、檢測、備份等工具,讓辦公室使用者或家庭用戶,能夠方便設定各種選項。 此外,預裝的ASUS HyStream軟體,可提供Android或iOS裝置能夠與電腦連結,讓手機也能鏡射到大螢幕來欣賞、控制,使用時只要同樣在手機安裝ASUS HyStream的App,然後與VivoMini做連結,即可使用,不用另外購買其他手機投影裝置。 開啟主機上蓋後,可看到2組2.5吋硬碟槽,與4組SATA插槽,若選購較厚的上蓋配件,即可擴充到4顆硬碟,並做RAID來提升效能或備援應用,提供更安全的資料存取。再深入內部可看到處理器是採LGA 1151插槽,賦予未來升級的彈性,由於整合電源供應器,故只需插上電源線即可,免像其他NUC須牽著一顆變壓器使用。 效能測試方面,ASUS VivoMini VC65R在一般辦公文書環境之下,皆能感受到Skylake處理器所帶來的快感,然由於出廠時採用硬碟的緣故。所以在資料存取上會比較久一些。建議可以自行加裝一部SSD當成系統開機碟,這樣會讓該電腦的效能更如虎添翼。 至於耗電量部份,一般2D桌面環境耗電量在20W以下,3D遊戲約38W以下。而且整體使用下來,可說是非常安靜,頗適合在辦公室、家用環境使用。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桌機/筆電/迷你電腦】: →更多的【PCDIY! 專題報導】: →更多的【PCDIY! 智慧型手機/平板/手錶】: →更多的【PCDIY! 顯示卡】:
-
2016年07月29日後,Windows 10升級「嘮叨軟體」將自動下架
相信使用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8.1的使用者,自去年7月底到現在,應該有被微軟的「取得Windows 10」嘮叨軟體(Nagware)吵到煩不勝煩吧?!對於想要升級使用者來說,想升級的話早就升了。而對於Windows 7/8/8.1用得好好的,不想升級的使用者來說,這個提醒您升級的美意,就會被消費者覺得囉唆了。 不過,自2016/7/29起,微軟將會把這個升級通知從你的Windows 7/8/8.1裡面移除,這意味著屆時不會再發生那種的事件,也不會有任何可以讓你升級的機會了,畢竟微軟已經很仁慈了,從2015/7/29的Windows 10正式上市日到現在,已經「照三餐」叮嚀你記得在1年之內趕快升級到Windows 10,以免錯過這段免費升級的機會之後,等Windows 10過一週年之後,也就是2016/7/29以後,想免費升級到Windows 10?免談!請付119美元來買吧!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ntRXYusI0 美國CBS旗下頻道之一的KCCI 新聞頻道,當氣象主播在播報氣象時,Windows 10升級程式突然來攪亂,還好主播臨危不亂。 (影片取自YouTube) 猶記得微軟Windows 10剛上市當初,微軟貼心的在您的Windows 7/8/8.1做系統更新時,順便幫您安裝了一個叫做GWX的程式,也就是上述的這個提醒你記得在1年之內趕快升級到Windows 10的程式。雖然很「嘮叨」,但這一年來卻沒有被任何防毒軟體當成有害軟體(Malware),可說是一項創舉。 因為這類軟體其實都是被歸類成所謂的「行銷軟體」或是「廣告軟體」(Adware),照道理一般防毒軟體都可以偵測出來,並早就該列入到獵殺的對象才是,但這畢竟這是微軟的「產品」,要是防毒軟體廠商把GWX當成是Adware,並幫使用者「好心」處理掉的話,反而可能遭受到消費者客訴,接到打到爆的客服電話,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防毒軟體才沒有幫使用者處理掉這個GWX,以免消費者怪罪都是防毒軟體太雞婆,讓他沒有收到微軟免費升級通知,到過期後才找防毒軟體公司索賠,一套Windows 10可是要119美元的啊!防毒軟體一年才賺使用者多少錢而已?有些還半買半送的,若因「雞婆」幫忙移除,到時候被索賠,真是得不償失啊… 反而是有一些市面上的撇步,或是移除小工具,可以將這個 GWX程式移除,以免佔用系統資源,並減少影響你的工作(PS:氣象主播:那些IT單位早該裝才對呀!),像是,就是一套可以幫您輕易控制自動更新與剔除GWX的小工具,讓您可以隨時關閉自動更新與關閉GWX的嘮叨。若您等不及微軟來將自家嘮叨軟體移除,那麼就可以透過這套Never10來幫您移除。 若想要手動移除的話,也很簡單,只要照一下的步驟移除掉就行了: (1) 先變更Windows Update升級選項,在重要更新中,別選擇「自動安裝更新」,選擇其他三種選項就可以了,並將Microsoft Update有打勾的部份全部取消。以免Windows Update自動去升級你不想要的檔案。 (2) 以系統管理員身分執行 Command Prompt (命令提示字元),然後輸入 WUSA /UNINSTALL /KB:3035583 這道命令,Windows Update就會將KB3035583這個升級預約程式(GWX.EXE)移除掉,右下角就不會再出現Windows 10升級圖示。 (3) 利用檔案管理員,打開「顯示隱藏檔案與資料夾及磁碟機」,找到$Windows.~BT這個資料夾之後,將之刪除。 微軟的作業系統向來都是要錢的,不管是標準版、OEM版、升級版,都是要付費才行。不過這次Windows 10,可說是破天荒的提供免費升級的服務,讓既有的Windows 7/8/8.1使用者,及早升級至Windows 10平台。也因其行銷策略奏效,致使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超過3億台裝置使用Windows 10,雖說使用者目前還感受不到非得使用Windows 10才行的時候,但其實微軟早就在建立自己專屬的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王國了。 第一就是微軟的Project Centennial (百年計畫),把一些傳統Win32-Style的應用程式,透過微軟Centennial轉換工具,轉換成Metro-Style的應用程式,並在Windows Store(軟體市集)上架,目前已經有WordPad、XPS Viewer等軟體,已經可在Windows Store下載,藉此鼓勵軟體開發者將自己的程式轉換之後,在Windows Store露出,以增加Windows Store的軟體數量。 第二就是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10的計畫,微軟嘗試在自家的Windows 10裡面內建一套Linux Subsystem,讓Linux應用程式能在Windows 10底下執行,也藉此鼓勵開源軟體開發者,不用做太大幅度的程式碼更改,也能快速將Linux的應用程式,移植到Windows 10的Linux環境下執行。 最後就是Windows 10內建的DirectX 12功能了,這項功能賦予Direct3D應用程式(遊戲)能夠發揮出更多的硬體效能,目前各大GPU廠商(NVIDIA、AMD、Intel)的驅動程式,已提供DirectX 12的API,讓3D遊戲(或VR遊戲)開發商,能夠直接使用DirectX 12來開發遊戲,藉以發揮出系統最佳化的效能。 總之,未來Windows 10將主宰主流作業系統市場。不管您現在升不升級,相信不久之後的將來,Windows 7/8/8.1就會像現在的Windows XP一樣,被微軟所拋棄。至於Windows 10是否能慢慢進化到讓每個Windows電腦使用者都滿意,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更多的【PCDIY! Windows】: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軟體玩家】: →更多的【PCDIY!玩家話題】: →更多的【PCDIY!開箱文】:
-
NVIDIA GeForce GTX 1080磅礡登場,史上最強大PASCAL顯示卡誕生!
號外:「GeForce 10系列顯示卡,正式發表了!」 萬眾矚目,美國時間2016年05月06日,台灣時間2016年05月07日,NVIDIA終於發表了最新的10系列顯示卡,GeForce GTX 1070、1080連袂登場! 這次,10系列高階顯示卡,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新繪圖晶片架構,研發代號為PASCAL,採用了16奈米製程,GeForce GTX 1080引進了更快的GDDR5X,GeForce GTX 1070則採用了GDDR5,兩者記憶體容量,直接上8GB。整個繪圖卡的效能非常驚人,直接超越目前市場架上的王者GeFore GTX 980 Ti與GeFore GTX Titan X。 最重要的價格部分,NVIDIA正式公佈,符合市場的預期。同時,NVIDIA官方發售自家的GeForce GTX 1070、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 GeForce GTX 1080,取代GeForce GTX 980。GeForce GTX 108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599元(折合台幣19,415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8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2,655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5月27日。 GeForce GTX 1070,取代GeForce GTX 970。GeForce GTX 1070,MSRP市場行情報價從美金379元(折合台幣12,284元)起。NVIDIA官方GeForce GTX 1070 Founders Edition創始版,報價美金449元(折合台幣14,552元)。正式發售日期,開賣nDA解禁日期,為美國時間2016年06月10日。 PASCAL繪圖核心,是NVIDIA最新的繪圖引擎。前陣子發表的Tesla P100,則是第一個發佈採用PASCAL繪圖核心的產品,使用的是GP100,這款則是目前最精銳的產品,還使用了HBM2記憶體,用的是4096-bit架構,記憶體容量有16GB,以及NVLink,這個就是SLI。 NVIDIA最精銳的產品,都會先用在Tesla產品上面。然而,Telsa用的,則是加強版的消費級顯示卡的硬體規格。從NVIDIA進幾年來的繪圖核心,先前Kepler、Maxwell,到最新的PASCAL,可以說有很大的進步。 NVIDIA近幾年來的繪圖核心,先前Kepler、Maxwell,到最新的PASCAL。一樣的繪圖核心,會用在消費級顯示卡GeForce系列、工作站級繪圖卡Quadro系列、運算加速卡Tesla系列、網格運算NVIDIA Grid系列、多螢幕顯示NVS系列與超級電腦DGX系列。 PASCAL繪圖核心,則是最新、最強的版本。目前的話,PASCAL繪圖核心,已經推出有3個製程版本!目前,有分成使用GDDR5、GDDR5X與HBM2三種記憶體。 第一個製程版本,是最強的,現已用於Tesla P100,晶片代號為GP100。還分為好幾個版本,最強的,內建3840個CUDA Core,240個texture units,用的是4096-bit HBM2記憶體。次強的,內建3584個CUDA Core,224個texture units,用的是4096-bit HBM2記憶體。 第二個製程版本,現已用於GeForce GTX 1070、1080,晶片代號為GP104-200、GP104-400。最強的,GeForce GTX 1080,用的是GP104-400,2560個CUDA Core,160個texture units,用的是256-bit GDDR5X記憶體。次強的,GeForce GTX 1070,用的是GP104-200,1920個CUDA Core,120個texture units,用的是256-bit GDDR5記憶體。 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用的則是閹割過後的PASCAL繪圖核心,預計上面一階,還會有Ti版本,更上面的,則是GeForce GTX Titan系列顯示卡,目前型號還沒有出來。 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的話,TDP為180W,官方建議電源供應器應至少採用500W。值得注意的,GeForce GTX 980顯示卡的話,TDP為165W,GeForce GTX 980 Ti顯示卡的話,TDP為250W,GeForce GTX Titan X顯示卡的話,TDP為250W。 當然,要有這樣的表現,不只是採用了16奈米FF製程,原廠散熱器也做了改良,提供更好的散熱效能,以及更棒的靜音表現。 整體來說,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仍維持低耗電,效能表現上則非常優異。 PASCAL顯示卡,當然有新的突破。這次,可不是只有HDMI 2.0b,可以輸出3840x2160@60Hz,簡單來說,NVIDIA希望不只提供優異的4K顯示輸出。這次,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認證通過了DisplayPort 1.2,但也支援了新版本的DisplayPort 1.3、1.4,可以支援到8K顯示輸出,最大支援輸出7680x4320@60Hz。 這次,PASCAL顯示卡真的令人振奮。除了支援8K顯示輸出,最大支援輸出7680x4320@60Hz,也確定了PC遊戲,在4K遊戲成熟之後,將會往8K遊戲發展。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也提供了這樣強大的支援能力。不過,若要有更擬真的表現,當然還需要更強大的顯示卡才行! GeForce GTX 1080. Perfection from every angle. #GameReady NVIDIA(@nvidia)張貼的影片 於 2016 年 5月 月 6 8:38下午 PDT 張貼 還記得,先前GeForce GTX 970的3.5GB記憶體門事件嗎?這次,由於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記憶體都直接上8GB,絕對不會有這個事件再發生! 新款PASCAL的顯示卡出來之後,不免的,就會出現舊款MAXWELL的顯示卡出清降價,這也就是一定會出現的廠商庫存去化動作。目前,台北光華商場,GeForce GTX 970、980與980 Ti顯示卡,已經開始有降價促銷的跡象!價格開始出現微調,有的則是提供贈品。 當然,如果預算足夠的話,新款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肯定會比較好!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用來形容顯示卡市場,非常貼切。這次,GeForce 10系列顯示卡,正式發表,也代表著GeForce 9系列顯示卡,正式功成身退。GeForce GTX 1070、1080顯示卡,可以說擁有天使臉龐,以及魔鬼身材,當然就會有妖獸身價。你打算要換顯示卡了嗎?首先,錢包準備好了沒?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顯示器】: →更多的【PCDIY!主機板】: →更多的【PCDIY!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器】:
-
OCZ TRION 150 240GB SSD實測開箱,TLC SSD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半導體製程越來越進步,對於固態硬碟的世界,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首先,SLC Flash擁有最高的可抹寫次數,但由於造價昂貴,最終不敵成本的考量,率先離開市場。這也導致,SLC SSD最先出局。2014年下半年,雖然有品牌業者,導入了平價SLC SSD概念,不過由於跟主流MLC SSD價差太大,到了2015年,SSD價格戰開打的時候,只能眼睜睜把市場拱手讓人,最終,SLC SSD難逃無法被市場接受的命運。緊接著,MLC SSD展開了世界大戰,主流128GB(120GB)、256GB(240GB)與512GB(480GB),價格不斷下殺,已經砍到了降無可降的地步,除非MLC Flash新製程出來,良率提高,才有辦法把成本再降低,否則對於上游Flash廠來說,原本的20nm、19nm製程的MLC Flash,已經到了快要沒有利潤境界。最終,不得不採用的是TLC Flash,隨著19nm製程TLC Flash,取代了過去21nm、20nm製程TLC Flash,獲得了TLC SSD全面採用,讓TLC SSD的成本可以再降低。 不過,市場也要求,TLC SSD必須要有更低價格,而且,抹寫次數不能降,保固期不能降,存取速度要更快,還得要有大容量版本,逼的上游Flash廠,持續加緊開發15nm的TLC Flash。最終,新一代的TLC Flash,2015年下半年終於正式量產,加上良率不斷提昇,產能不斷增加,未來不排除還有調降價格的空間。OCZ TRION 150 SSD,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採用了富爸爸TOSHIBA 15nm TLC Flash,是最新快閃記憶體技術大成的新一代TLC SSD。 OCZ Storage Solutions,消費級產品線的話,現在只分成SATA 3 SSD與PCI Express SSD。SATA 3 SSD依照等級,旗艦級為Vector 180,進階級則有跟AMD合作的Radeon R7與自家的Vertex 460A,入門級則有ARC 100,以上皆為採用MLC Falsh的MLC SSD,入門級最新則是TRION 150,舊款TRION 100也還在架上,這則是採用TLC Flash的TLC SSD。PCI Express SSD則只有RevoDrive 350。根據OCZ官網資料,OCZ TRION 150的訴求「BREAK, OUT OF THR ORDINARY(突破平凡)。Get into a superior computing experence with TRION 150 SOLID STATE DRIVES(用TRION 150 SSD,進入一個高速的運算體驗)。」 OCZ TRION 150 SSD,台灣地區上市的時間,2016年02月26日(五)上架,光華商場這幾天開始買得到全新現貨。新版OCZ TRION 150 SSD,延續舊版OCZ TRION 100 SSD,採用的則是OCZ富爸爸Toshiba原廠解決方案,快閃記憶體的部份,一樣使用的是TLC Flash。舊版OCZ TRION 100 SSD,採用19奈米製程Toshiba A19 TLC Flash,新版OCZ TRION 150 SSD,採用15奈米製程Toshiba 15nm TLC Flash。控制器的部份,兩者相同,一樣使用的是Toshiba TC58NC 1000GSB-00控制器,由電路板外觀可以輕易辨識出來,這就是Phision PS3110-S10貼牌控制器。OCZ TRION 150 SSD,介面為SATA 6Gb/s,也向下相容於SATA 1.5Gb/s與SATA 3Gb/s,共推出有120GB、240GB、480GB與960GB版本。至於存取效能的部份,新版OCZ TRION 150 SSD與舊版OCZ TRION 100 SSD,各版本速度相同,讀取速度,皆可以達到550MB/Sec,寫入速度的話,120GB可達450MB/Sec,240GB可達520MB/Sec,480GB與960GB皆可到達530MB/Sec。 OCZ TRION 150 SSD,採用了更先進的TLC Flash,而且是最新剛出爐,15奈米製程Toshiba 15nm TLC Flash。由於更先進製程的快閃記憶體,抹寫次數都長更差,耐用度更不好,也因此,讓外界非常擔心,新款OCZ TRION 150 SSD,會不會不耐操?會不會容易掛掉?有辦法保持跟舊款OCZ TRION 100 SSD,一樣的耐用度嗎?關於OCZ TRION 150 SSD的耐用度如何?根據OCZ官方公佈的資料,新款OCZ TRION 150 SSD與舊款OCZ TRION 100 SSD,擁有一樣的耐用度:「120GB一天可寫入27GB/day,總寫入量為30TB,240GB一天可寫入55GB/day,總寫入量為60TB,480GB一天可寫入110GB/day,總寫入量為120TB,960GB一天可寫入219GB/day,總寫入量為240TB。」整體來說,耐用度比大家所預期的還要更加耐操,玩家與專業用戶一般的使用情境,正常操作之下是可靠無虞的! 我們這次拿到的OCZ TRION 150 SSD系列240GB,其型號為TRN150-25SAT3-240G,Windows 7 SP1 x64格式化後容量為223.45GB,市場上目前買到的韌體版本為SAFZ12.2。目前,OCZ官方還沒有推出新版韌體,買到的市售版本,韌體就是最新版,還不需要做更新的動作。 這邊使用4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SSD-Z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OCZ-TRION150 240.0 GB。韌體版本為SAFZ12.2,傳輸模式SATA/600,有支援TRIM,也有支援DevSleep,不過,沒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SSD累計寫入與NAND累計寫入資訊,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則有提供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SAFZ12.2,偵測出來的平均速度為1907MB/s。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格式化後的空間為233.57GB。 在SSD-Z的Device選單裡,發現控制器是Phison PS3110-S10。 這邊使用7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63.2MB/Sec,寫入速度:534.2MB/Sec。測試結果,讀寫效能超越官方標示規格。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313.3.7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158.9MB/Sec。這邊,有個重大發現,從HD Tune效能測試選單寫入速度,可以發現連續寫入大檔案之後,寫入速度會掉到150MB/Sec左右。這個狀況,在舊款OCZ TRION 100 SSD與新款OCZ TRION 150 SSD,都看得到! AJA System Test的話,測試結果表現還算不錯。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3880.01,以入門級固態硬碟來說,效能表現算很強悍。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總分達到了814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62.833MB/Sec,寫入速度:538.697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561.841MB/Sec,寫入速度為534.495MB/Sec。 OCZ也有推出SSD應用程式,命名為OCZ SSD Guru,目前最新版本為1.5.2312。OCZ SSD Guru除了可以檢測使用狀態,也可以檢測健康情形,包括控制器溫度與韌體版本,都能完整得知,還可以用來更新韌體。 最近,台灣SSD市場可以說是腥風血雨,除了MLC SSD持續跳水,短期促銷不斷之外,最殺的,其實是TLC SSD,市場上有兩個牌子TLC SSD殺不停,其中一款殺很大的,就是OCZ Trion 100,不管是120GB、240GB、480GB或960GB,都殺到非常誇張的境界。根據原價屋八德現代店店長王信雄表示:「OCZ Trion 100,自從價格下殺之後,真的賣得不錯,時常出貨缺貨的狀況!」 目前,OCZ TRION 150 SSD在台北光華商場,也已經上市了。根據PCDIY!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調查,TRION 150 SSD台北光華商場正式上市時間為2016年02月26日(五),第一批到貨的,則有240GB與480GB。新款OCZ TRION 150 SSD與舊款OCZ TRION 100 SSD,價格差不多,不過,可以確認的,原廠的態度,舊款庫存去化之後,將會用OCZ TRION 150 SSD取而代之! 這次,PCDIY!實測開箱了OCZ TRION 150 240GB SSD之後,讓我們可以知道,這款固態硬碟,雖然是比較便宜的TLC SSD,不過,它的效能表現,真的是非常優異,讓人不能小覷。對於講究價格效能比的玩家來說,一定會相當重視C/P值,而這款固態硬碟,不但價格便宜,而且效能強勁,加上三年保固到府收送優質的售後服務,可以說相當物超所值。無疑的,這是TLC SSD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呀! 廠商名稱:TOSHIBA OCZ 廠商電話:408-733-840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